贵州:黔西南州大力推进林下菌药产业发展 确保2020年规模达到11.33万亩解决就业11.33万人-亚博电竞手机版
黔西南州林下菌药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观摩团人员参观兴仁市梨树坪林场林下菌药种植基地。
据了解,黔西南州森林资源丰富,近年来,该州扎实抓好“石漠化山头绿起来”重点工作,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全州森林覆盖率突破60%,林业一二三产总产值达363.28亿元。目前全州拥有森林面积1480万亩,其中792万亩适宜发展林下经济,为发展林下经济提供了广阔的平台。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助推贫困群众增收致富的重要抓手,做足林下菌药这篇大文章。围绕全州森林资源、释放林地产能精准发力,充分发挥林业产业优势,坚持产业与就业相结合,产业与林业相结合,产业与市场相结合,大力发展木耳、红托竹荪、大球盖菇、羊肚菌、黑皮鸡枞、灰树菇等食用菌品种,以及石斛、天麻、灵芝、黄芪、三七等见效快的地道中药材。
晴隆县普晴林场林下菌药种植基地一角。
部署谋划到位,组织领导有力——
黔西南州各县(市、新区)把发展林下菌药产业作为增加新市民和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机会的最有效途径,作为巩固脱贫成效的重要抓手,作为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力量,作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党委书记、县(市)长实战挂帅,坚持“一把手抓、抓一把手”,主要领导亲自谋划,组建成立林下经济工作专班,科学制定规划。
认真学习借鉴黔东南州及剑河县经验,结合实际,出台《黔西南州林下菌药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同志带头抓落地、抓问题、抓机制、抓督查,坚持规模化、集约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举全县之力,大力发展林下经济,以最高标准、最严措施、最大力度、最快速度贯彻落实省委、州委决策部署。
责任落实到位,推进措施扎实——
黔西南州各县(市、新区)严格按照州委、州政府要求部署,成立了由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组长的林下菌药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工作专班,成立林产公司,制定实施方案,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强化措施,落实责任,项目化、图斑化加快推动林下药菌产业发展。
同时,聚焦脱贫攻坚,超前科学谋划,坚持围绕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居住区、充分发挥林地资源和林下空间优势,合理布局产业,有力促进搬迁群众、贫困群众、返乡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持续稳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
兴义市在跨区域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居住区洒金街道附近规划建设1100亩林下菌药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村社合一)+农户”组织模式,带动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增收,启动实施阶段,每日务工群众多达五六百人。
兴仁市制定“1 15”林下产业发展规划(以梨树坪林场为主创建1个产业核心区,带动建设15个乡镇示范园),配套建设200亩实训基地,引进4家龙头企业建立“公司 基地 农户”机制,累计用工8700人次,其中贫困人口5000余人次。
册亨县秧坝镇林下灵芝。
资源整合到位,带动成效显著——
黔西南州各级各部门终坚持在资金筹措上抓整合、强撬动,严格按照州级林产公司组建要求,筹建县级林产公司,采取“政府主导 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充分整合涉农资金,积极争取省、州项目扶持资金、产业子基金等,多方筹措资金,为林下菌药产业发展提供资金保障。通过“内培外引”,坚持“利益共享、责任共担、示范带动”,积极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助推全州林下菌药产业发展。
贞丰县将已整合的资金以“异地建设、飞地扶贫”模式投入到贞丰县林下经济产业运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产业经济,采取财政扶贫资金投资分红收益、劳动务工收益、反租倒包收益、土地租金收益等方式,全面完善利益联结方式,有效保障了林下经济产业的快速发展。
册亨县建立“企业 合作社(村党支部)农户”利益联结机制,每年所得收益按照5:4:1进行分配(公司占50%、农户占40%、村社占10%),采取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返租倒包等方式,保障群众利益。
兴义市洒金林下菌药基地为易地扶贫搬迁农户提供就业岗位,图为劳作的新市民正在为灰树花搭棚铺膜。
下一步,黔西南州在林下菌药产业的发展中还将集中力量,明确责任,明晰主体,抓住重点,高位规划,强力推进,强化保障、务求实效,解决产业发展的同时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助力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歼灭战。
围绕核心抓引领——
围绕全面按时完成2020年11.33万亩林下菌药目标(其中8.05万亩食用菌),该州各县(市、新区)将及时按目标任务图斑地块抓落实,集中连片打造核心区,在核心区建设上有突破、出实招、见成效。同时,加快整地进度,按照不同品种类型及种植技术要求,高标准、高质量整出种植地块,保证种植进度,不误农时。抓好废旧菌棒的处理,不对环境造成危害。
围绕就业抓组织——
林下菌药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黔西南州各地将统筹安排劳动力投入,统筹考虑以易地扶贫搬迁户、因疫情防控未外出务工户以及其它无就业户等为重点,解决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有效增加群众收入。
同时,全产业链进行科学设计,精准分工,明确基础设施建设、基地种植管理、订单回收、线上线下销售等实施主体。大力推广“龙头企业 合作社 基地 农户”发展模式,借鉴剑河县“112”模式,用活安龙“1210”模式,建立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拓宽农民增收渠道,重点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和增加建档立卡贫困户的收入。
围绕链条抓设施——
通过水电路等基础设施配套完善,保证产业长效发展。一是寻找合格水源,科学设计施工,加快供水设施建设进度,确保菌种菌棒供水保障。二是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确保菌种菌棒及相关物资运输渠道畅通。三是围绕林下经济产业链做好相关配套工作,为全州林下菌药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方春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