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苗木行业历经大起大落的发展,现在到了瓶颈期。最高峰时,跨界资本纷纷进入,行业被称为聚宝盆。然而,风头散去,当年的聚宝盆如今成为一个泥沼,太多人想挣扎却挣扎不出去。
行业的大起大落有其自然规律,但也有人的选择。参照其他行业就可以知道,没有什么是一帆风顺的,但如何对抗挫折,如何让行业按照我们希望的方式发展,同样不仅是自然规律,也是人的选择。
行业现状
任何一个行业都是紧紧围绕国家经济形势来发展转变的,而国家经济发展会受到经济周期的规律影响。中国的经济波动在最近30年间十分剧烈,其第一次上行是在邓小平南巡之后,一直到1997年,在这期间,中国经济处于飞速发展阶段。1997年到2003年,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走下坡路,许多人都知道,我们甚至处在非常困难的阶段。而从2004年到2012年,我们的工业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的速度突破历史。2013年到现在,经济周期的低潮期再次来临,直到下一个经济增长点出现。
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正面临结构转型。到2012年,我们的工业化程度发展到顶峰,当时流传着一句话:“即使猪站在风口上都能飞起来。”但当经济发展的风速降下来后,空中的猪能否继续飞翔?
作为新兴行业,苗木行业在很短时间内就发展到鼎盛,巨大的利益吸引很多人投身其中,很多人也确实收获到第一桶金、第二桶金。接下来怎么办?相信大多数人的选择都是一样的:用原来的方式,扩大再生产。
所以,当房地产需求减少,种下的小苗售不出去,就拔掉一部分,或者全部拔掉改种其他苗。但是,种其他苗的结果有区别吗?过去十几年里,苗木人都是什么热种什么,很少有人思考会不会产能过剩,或者以后苗木的需求会往哪个方向转变的问题。
当风口不再是风口,泡沫被戳破时,我们应当停下来做一些思考,如何改变现状。第一件事就是找出问题,目前苗木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哪些呢?
首先,布局无序,结构性过剩,同质化严重。
所谓“同质化”是指同一大类中不同品牌的商品,在性能、外观甚至营销手段上相互模仿,以至逐渐趋同的现象。
去年,苗多多花费了近一年时间,盘点了全国香樟主产区的库存和现状,结论让人触目惊心。香樟种苗的储备情况惊人,且产品规格集中,布局混乱,出现区域性断层。一些地区同等规格苗过剩,而另一些地区则供不应求。
从苗多多地推结论看,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想消化掉目前国内香樟的库存是很难完成的。
这只是中国众多树种中的一种,也是苗木库存的冰山一角。需求的变化,信息不对称,盲目跟风,再加上供需分离,导致园林苗木行业一步步走到今天。早在2015年年初,园林苗木行业就意识到必须要去存库,但苦于无处着手,目前需求层面仍难以解决库存和过剩问题。
其次,缺乏诚信,行业切肤之痛。
诚信一直是行业饱受诟病的问题之一,无论需求、供应还是中间经纪人,其诚信问题构成了这个行业的一张大网,这张网到底是能拉动行业往前进,还是错漏百出,让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变得越来越薄,都取决于我们自己。苗木行业交易模式存在的漏洞,考验着每个从业人员的诚信。这个行业会随着时代的前进发生很多变化,但不变的是为商诚信的基本准则。行业需要力量改变诚信的现状。
第三,势单力弱,缺乏话语权
从行业角度来说,园林苗木行业的话语权是比较少的。
苗木行情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后,在销售不畅时期,产品同质化严重,结构性过剩,因此加入价格战的人越来越多,苗木人逐渐失去自己的话语权。
例如,承接的工程被迫接受需求方的账期要求。再加上苗木产品因为价格标准无法统一,所以估值受到影响,不受银行贷款的青睐。许多苗圃在资金吃紧时被迫使用民间借贷,导致自己压力巨大。而有资本青睐的园林公司也会受到工程账期的影响,现金流吃紧。很多园林企业虽然经营规模迅速扩大,但垫资模式和工程账期过长导致公司资产负债表迅速恶化。许多园林企业不得不积极靠拢资本市场,但正是这个原因,资本市场对园林公司或园林行业的预估值逐渐冷淡。这对园林行业并不是一件好事。
行业存在的问题不止以上三点,但这三点却是痛中之痛。国家经济结构已经到了必须调整并且正在调整的时期,未来会更注重生态环境、人居环境的改善,这是园林苗木行业的机遇,也是挑战。可机会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科学地引导生产和布局势在必行,只有做好产业布局,行业才会迎来真正的未来。
为什么要强调做好产业布局?目前苗木市场的现状是各自为政,自己打理自家的一亩三分地,最多在苗木订单上达成小范围的配合和供应,这是人治理产业。由人治理产业最大的问题是缺乏理性,较多掺杂个人利益和其他主观因素,逐步演化成今天的现状。如今我们需要在科学的指导下,根据客观情况布局苗木产业,这样才能逐步形成生态产业链。在链条的作用下,产业循环不断,生生不息。园林行业不会再捆绑在苗木销售问题上无法脱身,而是根据需求进行生产,政府、设计院和园林行业能有更深远的合作,苗木销售能做到及时调配和互通有无,资源和技术能得到共享。
一些正在将花木产业打造成当地经济支柱的政府部门,目前也意识到产业布局的重要性,除了在政策上扶持,也积极寻求外界力量,帮助当地产业布局的建设。如湖北沙洋县政府部门,如今就在积极寻求契合。该县发展了以香樟为品牌的花木基地20万亩,为实现产业升级,其根据适地适树原则,构建了“一廊一区一带”的整体发展格局。此外,沙洋县政府相关部门还组成考察团,在考察许多地方花木产业的同时,也与苗多多进行了多番交流,探讨产业布局的方式。这是我们乐于看到的改变。
如何做好产业布局?这也是需要我们共同探讨的。
首先,“互联网 ”和大数据的支持
从园林产业来说,“互联网 ”和大数据对产业的作用是促进了跨界融合。我们原本的行业太过于封闭、冰冷和功利,互联网深度融入之后,不仅打破了行业原有的壁垒,使行业变得更加开放,也能在融合和碰撞之间,重塑这个行业,拉动行业内部与外部的整合,无论是人才、资源还是技术,不再藏着掖着,而是形成共享模式。
以前园林行业大多是粗放式的资源驱动型增长,很多苗圃的管理都是粗放式的管理。但这种管理方式早就难以为继,很多企业也意识到这个问题,渐渐转变到创新驱动发展这条道路上。用互联网的思维来求变、来自我革命,从产品到产业来完成创新,整合行业资源,形成新的产业互联模式。
而我们构建的大数据平台,可以根据数据来预测未来苗木的需求形态,不同区域的需求数量和规格,为产业布局提供引导。
其次,需求形态的标准化,种植的差异化
苗木的特殊性决定了它无法成为流水线上的产品,用同样的标准去要求。但是,我们可以达成需求上的共识,形成需求形态上的标准化。
不盲目地追热逐热,差异化种植;不扎堆生产同一规格,形成订单式的生产。
第三,产销融结合
产销融,“产”指针对于效率的提高,进而形成生产规律。比如用工业化的生产来做苗圃,却要用工匠思维来打造爆品,形成差异化竞争,还有关于水肥的处理要科学化,而对于抵抗自然灾害却要未雨绸缪。
“销”是立体化的营销结构,网格化的营销网络建设,还有服务系统的建设。
“融”是融合,融汇,和分享的思维融合资本。前面我们提到,银行资金并不青睐苗木行业,而民间借贷压力太大。产业布局必须有强大的资本背书,需要构建供应链金融解决资金这个难题。它身处产业链中,愿意为很难贷款的中小企业提供资金,也因为对行业和企业的了解,能处理抵押的资产,为企业找到销售渠道。只有构筑立体的体系才会适应未来的需求。
除此之外。产业布局中单品的抱团落地,也是促进行业有序发展的重要方式。单品先行,以点带面,苗多多已经用时间和事实证明了可行性。而行业人员的一些外在和内在因素限制,没有办法做到全行业齐步往前推动。所以苗多多在做单品的同时,对每个单品的前50强精确卡位。聚合行业20%的力量,让卡位用户成为行业有序的生力军,来推动100%的前进。
结语
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一名外国记者问彼得·冯·西门子:“为什么一个8000万人口的德国,会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呢?”这位西门子公司总裁回答:“靠的是德国人的工作态度,是对每个生产技术细节的重视。我们德国的企业员工承担着要生产一流产品的义务,要提供良好亚博电竞手机版的售后服务的义务。”
记者反问:“企业的最终目标不是利润最大化吗?”西门子总裁回答:“不,德国人的经济学就追求两点:一、生产过程的和谐与安全;二、高科技产品的实用性。这才是企业生产的灵魂,而不是什么利润最大化。企业运作不仅是为了经济利益,遵守企业道德、精益求精制造产品,更是德国企业与生俱来的天职和义务!”
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工业化和工匠精神。从园林苗木行业现状看来,产业布局已经势在必行。但布局并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布局过程中,企业庞大而冗余的结构显然很难完成这样复杂的工作,平台模式成为最好的选择,利用平台形成共享共担的组织生态圈,才能完成整个行业的转身。
只有抛开个人的私利,站在产业的高度上,才能深刻了解产业的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只有政府、产业协会、经纪人和产业实施者联合起来,全行业和行业外的助力协同才能达成布局,成就共赢。这也需要我们所有从业人员的踏实,容不得半点浮躁,这里只有荆棘而少有鲜花。如果不能直面行业之困,而只是希望借助资本来这里捞上一笔,那就不该踏进来。
主办单位:
基于技术构建